疫情之下稳住粮食“压舱石”!吉林10万农民返乡备春耕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黑土地上春耕忙。
然而,自今年3月以来,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相继发生疫情,两地采取严格的封控管理措施,不少农民滞留城市,他们盼望着及时返乡备耕。
4月4日以来,吉林省先后出台多个帮助农民返乡的工作方案、运输服务方案,各地坚持应放尽放、应返尽返、应管尽管,做好返乡前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采取点对点、闭环集中转送等方式,快速启动农民返乡春耕工作。
返乡农民有序登车,来源于新华社客户端
据统计,截至4月10日18时,吉林省已有近10万人返乡。
农民滞留在城里
和吉林市当地很多农民一样,55岁的苗先生入春后在农村耕种,冬天则进城生活。
55岁的苗先生家住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碾子沟村。几年前,他在吉林市丰满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供小孩在市里上学时陪读使用。在东北长达几个月的冰雪天气里,他就会去城里居住。
今年3月2日,吉林市开始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苗先生一直被困在市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一年的春耕时节,苗先生的心情也越来越焦虑。
苗先生说,他们家在永吉县一拉溪镇碾子沟村有约10亩农田,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每年3月,他就会返回村里为春耕做准备,陆续开始购买种子化肥、处理地里的秸秆,然后到了4月份逐步进行水稻育苗、犁地,到了4月底进行田间种植。
“到了3月底,越来越担心会误了农时,无法按时进行春耕。”苗先生说,那段时间他时刻关注防疫政策,常常夜不能寐,心里非常着急。
虽然离农村老家只有1小时车程,但封控在仓库的丹丹却有一个月没回去。
丹丹是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常家村居民,家里除了有20亩玉米地,还种植有果园,养了牛。平时除了干农活,丹丹还在九台城区租赁有仓库做电商,时常在九台城区与利民村之间来回奔波。
3月4日,九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称,该区一名外地返回人员经主动筛查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进一步排查发现另一名关联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随着疫情的发展,九台区实行严格的封控管理措施,丹丹只好在租赁的仓库暂时居住。封控在距离家不到1个小时车程的仓库里,丹丹怕年纪超过60岁的父母忙不过来,担忧误了春耕。
到了4月初,丹丹除了每天关注疫情数字,每天查阅防疫政策,期盼早日有春耕返乡政策出台,好申请回家参与春耕。
10万人返乡春耕
苗先生和丹丹都等到了。
长春市集中转运返乡村民,来源于吉林日报
4月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都做了详细规定。
申请返乡的条件清晰明确,一是居住在封控区内的农民,所在楼栋近7日无新发病例,且其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7日内至少有3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二是居住在管控区内的农民,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7日内居家隔离,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三是居住在防范区内的农民,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四是在企业、工地等闭环管理的农民,所在企业、工地等7日内未发生过疫情,近7日内至少有3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
返乡通行证
了解相关政策后,苗先生立即联系老家村委会和居住地居委会,申请办理返乡通行证。
4月4日下午,苗先生拿到返乡通行证,手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独自开车返回碾子沟村。回到村里,居家隔离7天后,苗先生走出家门,开始进行春耕生产。
4月6日,丹丹提交了返乡参与春耕申请,4月7日获批。4月7日下午,拿到春耕返乡通行证的丹丹,开车回到了家。“回家后只在自己地里干活,不串门不出村,不与家人之外的居民接触,按时做核酸检测。”丹丹表示。
碾子沟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他们对返村春耕人员执行闭环对接管理,待返乡人员到达村卡口时,再次确认身份信息、核酸检测和体温信息,做好二次消杀工作,回收通行证、签署承诺书,告知春耕防疫须知后将返乡人员送至家中,并同步实施单人单管核酸检测和抗原试剂盒自检工作。对返乡人员进行每日调度,及时跟踪了解他们核酸检测情况、每日体温情况及春耕难题,及时协调解决。
4月12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10日18时,吉林省已有94381人返乡。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解决长春、吉林两地重点疫区滞留农民返乡备春耕问题。两市按照农民自愿申报摸清需求,严格审查不同管控标准的返乡条件,做好返乡前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与相关市州对接信息和运力,采取点对点、三段式闭环集中转送。从4月8日到4月14日,利用7天时间集中转送,保障农民返乡工作正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是推动其他市州间和辖区内滞留农民返乡备春耕问题。根据疫情防控实际,该取消的尽快取消卡点,畅通道路交通,符合条件可以解封的乡村尽快解除静态管控,允许农民有序流动,做好备春耕生产。同时,紧盯疫情防控不放松,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绿色通道保农资供应
育秧苗的大棚,由吉林市村民苗春浦提供
目前,苗先生和一位村民合伙育的秧苗,在大棚里长势良好。大约4月底,这些秧苗就可以栽种到稻田里。
“需要的化肥、种子等,向销售商预定过后,都会送货上门,送货的人员也都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苗先生说,村民现在不出村也不串门,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努力做好春耕。
碾子沟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一般是4月初进行水稻育苗,对田地进行管理,4月底到5月初正式种植。目前水稻育苗已经开始,农田的耕种正在逐步展开。
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一家销售农资的店老板称,店里主要销售种子、化肥等农资,目前进货和销售均正常,进货需要到农业有关部门开专门的通行证,都是聘请的专人专车。销售时,如果哪个农户有需求,就会有专人专车去送货,也需要持有关通行证,每天都会对车辆消毒,送货人员也会及时做核酸检测。该老板表示,目前进货与销售均正常。
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设立备春耕专项工作组,将种子、化肥等农资纳入绿色通道。针对部分企业、个别农资运输车辆在防控卡点受阻的问题,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安排专人“点对点”协调,已为约500家重点农资企业开具“保供企业”证明,优先保障其产品通行,确保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全省已搭建水稻育秧棚近12万亩,超过计划80%,玉米、大豆等种子到户到位率超九成。
在水稻重要产区吉林市,农资经营门店采取“网上订购、点对点运输”的形式开展配送业务,其间严格落实消杀、司乘人员封闭管理、无接触交接货等措施。在“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市,当地整理了一批信誉好、质量优的农资生产销售企业,把联系方式发到田间地头。
疫情之下稳住“压舱石”
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长春市、吉林市,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市。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永福表示,吉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之一。如果吉林省粮食生产出现下滑,势必会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陈永福教授介绍,从202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来看,吉林省全国占比是3.67%;其中,粮食占比为4.87%,玉米占比最高,为10.39%,其次是大豆占比,为3.25%,稻谷为2.78%。从吉林省粮食在全国粮食保障中所起的作用来看,主要对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保供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全国粮食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均值分别为0.249和-0.709。这表明,在正常需求情况下,粮食属于必需品,根据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原理,当供给减少时,会推高价格。如果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情形下,吉林省粮食生产下降30%,则会导致全国价格上升1.2个百分点。如果吉林省粮食生产下降10%,则推升全国粮价0.4%。如果吉林省粮食生产下降50%,则推升全国粮价2个百分点。
陈永福分析,从国际层面来看,鉴于美国已经明确要放开汽油添加乙醇(添加15%)的政策,生物能源用玉米的增加,势必会推高国际粮价。同时,吉林省的粮食生产方面的影响最主要是玉米生产,其玉米又在全国占比1/10,若玉米减产势必会驱动我国玉米进口增加,进而导致叠加行国际粮价上升,这会对中国产生经济上的不利因素,即在高价格下的进口,这也会进一步传导到畜产品价格和国内粮食价格,不利于我国物价的稳定。
从国内来看,由于粮食是必需品,其价格升高势必会推升恩格尔系数,还会长期推升劳动力价格,推升消费者物价指数。因此,在新冠疫情之下对于吉林省粮食生产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在加大政策方面支持力度的同时,确保粮食能够按时种植,避免其导致的粮食安全脆弱性和物价上涨的风险,提高粮食安全的韧性。
吉林省春耕抢播顺利推进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云认为,春耕备耕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吉林省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倘若因疫情耽误了春耕,将会影响国内粮食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加剧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和粮食供需结构不均衡,从而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
李晓云分析,从目前的数据看,今年3月以来,吉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但清明节过后,随着地区气温逐步上升,春耕生产工作也陆续展开。吉林省科学做好保障春耕生产预案,引导农民有序下田,保证春耕生产。截至4月6日,全省种子到户到位率94.4%、化肥79.9%、农药45.22%,与近三年同期平均数据相比,分别高5个百分点、2.34个百分点和0.73个百分点(不降反增)。目前,各地水稻育秧逐步掀起高潮,全省水稻种子已到户98.5%,已完成育秧播种面积33.3%。因此,从目前吉林省春耕抢播进展来看,受疫情影响较小。
李晓云表示,倘若吉林省因疫情延误春耕,对世界粮食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甚微,影响也主要是通过影响国内总供给,进而影响中国的进口数量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当前世界粮食安全主要受到局部战争局势、新冠疫情蔓延、自然灾害、国际资本炒作以及一些国家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粮食贸易链供应链梗阻,粮食结构性缺口加剧。
返乡村民做核酸
对吉林省疫情防控下的春耕生产,李晓云教授建议,大力推广农机耕作,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敞开、普惠”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生产人员聚集。同时,科学合理制定疫情防控下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工作,抓紧动员农民下田春管春耕,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两不误。另外,畅通农资采购运输绿色通道,加强运力服务保障,建立推广农资网上采购平台,切实抓紧时间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协助做好农资运输工作,多渠道推动农资入户。统筹完成粮食春耕各项重点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确保吉林省全年粮食生产安全。从长期看,加紧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以提供代管托管的方式,减少大量劳动力流失造成的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