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疫情,张伯礼最新研判
◎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中医药一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中医药疗法在病例的救治和康复中起到良好效果,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成为全国抗疫的宝贵经验。
4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就中医药相关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图片来源:文汇报
奥密克戎仍属“疫”病范畴
“从中医角度看,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因病机与之前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出现夹寒、夹热、夹燥、夹瘀的表现,比如西北地区表现为夹燥,而上海仍是一种湿毒夹风热。”张伯礼说,结合上海地域和气候特点,在参照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来指导治疗。
在上海的方舱医院,根据新冠患者需求,在自愿的情况下,给患者服用中药,比如中成药、配方颗粒等。对这些患者大规模使用纯中医药治疗,疗效良好。张伯礼说,“我们使用‘三方三药’,加上上海拟定的协定方药,从前期使用情况看,新冠病毒感染无症状、轻型患者使用中医药干预后,在减少转重率、减少出舱时间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趋势。”
救治老年患者:先症而治,截断病势
上海人口老龄化较重,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老年人群危害最大。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脏腑虚损,气血失畅,基础疾病较多,感染疫疠邪气后病情容易迅速加重。针对本轮疫情中老年新冠患者死亡率较高,上海也给出了诊疗方案,形成《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
张伯礼表示,对于机能减退、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新冠患者,要分辨高危人群,重视基础疾病变化,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辨证论治,采用“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一天一方”的方法施治,抓住主要症状和核心病机确定好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药时机上体现“早、快”,在治疗策略上体现“清”“通”等关键要素,有时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先症而治,并注重调节机体整体状态,避免老年患者进展为重症,截断病势,减少死亡。
救治重症患者:要“快”还要“稳”
张伯礼具体解释说,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治疗要“快”,有时还要“稳”,耐心观察症状变化,稳定不加重就是好。有时还要“托”,阳气虚脱要采用大剂参附回阳救逆,力挽狂澜。在治疗药物上采用中药注射剂,中药保留灌肠,人参粉、大黄粉冲服,针灸疗法等。在急症用药上,通过给予血必净、痰热清泵推,安宫牛黄丸等内服,用药味要少,用量要大,疴症用重剂。对于稳定病情、阻断进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为发挥好中医药在危重阶段“截断扭转”的重要作用,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创新组织模式,专门组织了市级中医专家组定期开展中医会诊“加强版”:每晚固定时间举行市、区定点医院危重病例会诊和讨论,每日统计危重症病例中医药救治情况,组织相关会诊,确保中医全程参与新冠救治。
中国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反过来看,如果中国不实行‘动态清零’方针,会出现什么结果?”张伯礼指出,按照中国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一旦放松疫情管控,会面临病毒广泛传播、重症和死亡数量巨大的后果。
他表示,“动态清零”和“绝对清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动态清零”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是说绝对不让疫情发生,核心内涵是快速发现疫情,快速采取措施来阻断疫情的持续性社区传播。”
张伯礼指出,真正实现“动态清零”是要有条件、有基础的,要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意志和广大民众积极的配合,也要有坚强的基层队伍来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更要有充足的生活及抗疫物资保障。
当前在上海,全国几万名医务人员、各方面的专家前来支援,建立了100多个方舱医院。张伯礼也表示,上海此次疫情,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队伍前来支援,才避免了医疗资源被挤兑。
他反问说,如果完全放开了,重症患者大量出现,又该需要多少医疗资源才能应对?如果真到那个时候,经济发展、社会交流该如何进行也是难以想象,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感染,生活又如何才能安心?
“所以,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路,走‘动态清零’的路。”张伯礼表示,武汉之后国内出现的几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形成一系列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较小代价取得了较好效果,保障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稳步增长。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终审: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