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身 >

【报资讯】在大凉山建了39所希望小学的张晓林,是大善人还是大骗子?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23 09:47:48

为何大家质疑他?个人身份做公益边界在哪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岁小女孩亲吻父亲张晓林的雕像。

最近,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内容让许多人感动落泪。视频里,一个3岁的小女孩走到一座雕像前,对着雕像又亲又抱,眼眶湿润,久久不肯离去……

这个女孩名叫培培,雕像之人是她已故的父亲张晓林。据媒体报道,从2014年开始,张晓林扎根四川大凉山开展教育公益,通过个人的力量募资帮助大凉山地区建立了39座希望学校,直至2020年初因病去世。

张晓林的事迹和公益精神再次被热议,但此时事件突然发生“反转”——微博上出现了一则爆料帖,指称张晓林借慈善募捐敛财,并对他的私德提出种种质疑。这则微博的内容引起大众一片哗然,被广泛转发。

公众信任是公益的生命线。如果一位大家心目中的公益楷模人品崩塌,对于公益项目的开展将是致命的,这一点已经有许多先例和教训可鉴。

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

是是非非

据媒体报道,张晓林是江苏如皋人,2014年因为一次偶然的自驾旅行,被大凉山的贫困面貌和孩子们的教育困境所触动,踏上了公益之路。一开始,他只是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募捐和派发物资,后来开始通过个人力量募资修建希望小学。截至2020年,张晓林共参与捐建了39座希望学校(最后一所由其妻子吴美丽完成),并购置课桌等硬件教学设施。

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6年时间里,张晓林除了筹建希望小学,还为大凉山的孩子筹建22间浴室、8个引水工程、6座桥、2条路,发放物资700多吨,等等。因为他对公益的投入,曾被评为“时代楷模第十五届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

张晓林病重时在医院接受治疗。

2020年初,张晓林因患肝癌去世,留下了妻子和一名1岁的女儿。两年后,女儿培培拥抱爸爸塑像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意外引发一场关于张晓林和他所做的公益的是非之争。

7月17日,微博ID为“陈蕙”的人发帖质疑张晓林。陈蕙的认证信息为“资深导师,美国瑜伽理疗协会、全美瑜伽联盟最高资质E-RYT500教师”。陈蕙指称,张晓林所建的希望小学大多为空壳小学,是他用来募捐敛财的工具;张晓林并无慈善募捐资质,他拿着一份当地教育局盖章的私人募捐账号申请书,诱骗捐款人捐钱。

陈蕙自称也在凉山做公益,并接触过张晓林,之所以发长文披露张晓林是“一个骗子”,是因为不希望有人再借着公益之名行欺骗之实,消费大家的善心与同情心。

陈蕙还指责张晓林私德有亏,称自己认识一位“会跳肚皮舞的安徽大男孩”志愿者宝山,说张晓林威逼利诱宝山的女朋友,和她发生了性关系。

《中国慈善家》记者联系到宝山,他明确表示不认识“陈蕙”,帖子里有关他的内容都是虚构的谣言。

宝山说,他早在2014年就在大凉山结识了张晓林,那时他们都才刚开始涉足公益。他们所做的事情主要是通过朋友圈募集一些衣服和鞋,然后派发给大凉山的孩子。那时,宝山还是学生,经常利用寒暑假去大凉山做公益。

“我根本不认识这个陈蕙,帖子里关于我的内容纯属无稽之谈,你一定要查出是谁在造谣。”宝山在电话里告诉《中国慈善家》。

在宝山眼里,张晓林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网友质疑他敛财,不太可信。在山里建学校,运输成本挺高的,有时材料成本还赶不上运输成本。”宝山说,“真能敛那么多钱(网传上千万元),那得多少人给他打钱啊,不可思议。再说,如果他有那么多钱,也不至于后来看病的时候那么麻烦。”

宝山告诉记者,张晓林生病时,自己去探望过他。那时,张晓林家经济状况并不太好,治疗所用的药非常昂贵,一盒药可能要一两万元,当时他们夫妻俩还为看病的钱发愁过。

张晓林生前与学生们合影。

还有人质疑培培抱着爸爸雕像的视频是“摆拍”。《中国慈善家》联系上当时在场的一位知情人阿洛。她是张晓林曾经帮助过的一位贫困生,今年刚刚大学毕业。

阿洛告诉《中国慈善家》,视频大约是在两个月前拍摄的,当时,吴美丽正带着培培在大凉山探访,在张晓林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开展公益活动。

那天,吴美丽忙着给学生分发物资,培培就自己跑去存放爸爸石像的教室。之前她看到过这个塑像,知道它置放在哪里。培培对着塑像开心地喊“爸爸”,伸出双手拥抱。过来找女儿的吴美丽看到了这一幕,眼泪就掉下来了,她抱起女儿,一家人抱在了一起。

阿洛和朋友正好经过,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有人便拿起手机记录了下来。“我对我说的话负责,当时没有一点的摆拍,都是朋友抓拍的。”阿洛说,“朋友拍完就传到了网上,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就火了。”

阿洛说,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张晓林都曾经给过她很多帮助。“他在大凉山做的公益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来实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就不难证实。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质疑他是骗子。”

而关于张晓林塑像的来由,公益人士何雨情告诉《中国慈善家》,在张晓林去世后,她到大凉山为张晓林拍摄一个纪录片,在采访当地教育部门和希望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后,何雨情很受感动,就想为张晓林做一个铜像,在第39所希望小学建成剪彩仪式上使用。

何雨情说,制作这个铜像需要10万元。雕塑家朱英元知道张晓林的事迹后,无偿为塑像提供制作,而材料成本费由爱心人士捐赠。

张晓林生前在昭觉县某爱心小学功德碑前留影。

一位和张晓林一起共事多年的公益人也向《中国慈善家》证实,张晓林建希望小学、修桥这个事实都是存在的,毕竟,建学校都要经过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建得起来,不是像有些网上传言说的那样,“租两间房子、挂个牌子”就能糊弄出一个希望小学。

“至于他建的学校现在有没有用,要看具体的情况,初期肯定是有学生的。”这位公益人士坦言,他知道张晓林曾经修建过一条桥,修好之后没多久就垮了。“至于他是否从中获利,只有他和他的家人知道了,因为他没有机构,都是个人行为。”

关于发帖质疑的陈蕙其人,记者采访了多位事件当事人以及大凉山公益圈人士,均没听说过有这个人。目前,陈蕙已经删除了相关微博。记者试图联系其本人,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做过很多实事,也存在很多瑕疵

针对张晓林的质疑已经引起官方的关注,凉山州和昭觉县均成立了调查组,分级调查,逐个学校进行核实,目前现场调查工作已结束。

7月21日,昭觉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这两天我们都是加班加点,调查核实这件事。我们也成立了调查组,派人到多个地方去核实。”他透露,目前调查掌握的信息显示,张晓林确实为大凉山的教育做过不少实事。

一位陪同调查组前往现场调查的教育系统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从现场的情况看,张晓林所做的项目的确存在,但调查组无法知晓其项目具体的花费情况。

“学校该新建的新建,浴室该改进的改进,水窑该打的都打了,但这些项目最终花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学校)碑文上没有体现项目额度,也没有体现谁捐了多少钱,这些信息教育局不清楚,学校不清楚,村委会也不清楚,也只有他自己清楚。”前述人员说。

调查组相关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张晓林在大凉山做公益,和其他公益人横向交流很少,很多人对他和他所做的事情不太了解。调查组认为,张晓林做的公益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

张晓林个人微信发布的善款使用情况。

这位教育系统人员坦言,自己也是因为这次舆情,才知道了张晓林和他的教育公益。“我个人理解,这不太正常,毕竟我对大凉山的教育公益还是掌握得比较全面的。他做了这么多年公益,且不管质量如何,数量是有的,学校都摆在那里。但从公益项目规范的角度而言,建学校应该有计划、有设计、有招标,最后有验收,而张晓林的项目在这些问题上瑕疵比较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由于设立公益组织的法律限制,很多公益人不得不用个人身份做事。但个人公益行为由于在公开透明方面存在天然不足,一直以来饱受诟病。

在贾西津看来,个人账户接收捐赠,对捐赠者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对接收管理方来说也没有保障,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

“没有监管,也没有公开透明,对真正的公益人是不利的,所以建议公益人先要设置好自己的公益架构、制度和规则。”贾西津认为,即使个人公益行为,也应该通过组织路径来实现公益目的,比如通过慈善组织、民非等一般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代管、专项基金、甚至公司来达到公开透明的目的,这样对公益人士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贾西津建议,如果受条件限制,只能以个人身份做公益,要尽量给自己建好规制。“比如要有专门的账户,至少有两人进行钱账分开管理,清晰保留账目明细,并主动公开,尤其要向利益相关方有所交代,请他们参与监督。”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标签: 在大凉山建了39所希望小学的张晓林 是大善人还是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