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当前热讯:美军南海坠机打捞为啥这么难 深海捞针的极限挑战

来源: 搜狐军事 时间: 2025-11-22 13:09:0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海发生了一场深海捞机大战,美军的萨尔沃号打捞船远赴现场,却因洋流问题进度缓慢。在1000米深海捞起两架战机,比捞起二战时的沉舰还要困难十倍。美媒声称即使捞到的是空壳,也绝不能让中国抢先。

萨尔沃号是美军深海打捞的老将,服役39年,长77.7米,宽15.2米,排水量3200吨,配备了前后两套起吊系统。前吊臂可以捞起7.5吨的物体,后吊臂的最大起吊能力高达40吨。这次任务不同以往,两架战机已经坠入1000米深海,MH-60直升机与F/A-18F超级大黄蜂的残骸可能因为洋流支离破碎,能否捞到完整的机体成了一个谜。

南海的洋流复杂且湍急,打捞难度极高。萨尔沃号虽然配备了动态定位系统,但在1000米的深度下,每平方米的水压相当于1000头大象站在指甲盖上,潜水员最多只能下潜300米,剩余深度依靠机械臂操作。2018年,萨尔沃号曾在帕劳海域成功打捞二战时的战机残骸,但那次任务相对简单,且战机残骸更具历史价值。这次任务的核心价值不再是机体,而是黑匣子,而黑匣子可能已被海水腐蚀或遭到海洋生物侵蚀,能否成功获取数据充满不确定性。

深海打捞一直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2021年,英国的F-35B战机坠海,最终向美国和意大利求助,历时三周仅回收部分残骸;同年,美军的一架F-35C战机在南海坠毁,最终只捞回框架,其他设备几乎完全损毁;2019年,日本的F-35A战机坠海,甚至连机体都没找到,只回收了黑匣子。这些案例表明,深海打捞的成本远远超过战机本身的价值。一架F/A-18F战机造价约5000万美元,而萨尔沃号单日运营成本超100万美元,预计整个打捞周期耗时两个月,总成本可能突破6000万美元,相当于直接报废一架新战机。

标签: 美军南海坠机打捞为啥这么难

频道最新

频道热门

频道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