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简讯:我国空间碎片研究领域奠基人都亨逝世 航天事业失去巨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发布讣告,我国空间环境和空间碎片防护领域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都亨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都亨1935年3月生于上海,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1965年研究生毕业。他在1965年至1995年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长期从事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研究,曾任载人飞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在“两弹一星”工程期间,他牵头核爆炸高空物理及导弹相关物理研究,并主导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辐射防护研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考虑辐射防护的卫星之一。
都亨是我国空间碎片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在“863”计划论证中率先将空间碎片列为专题研究方向,开创了先河。2005年,他提出的空间碎片三大工程发展目标,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心纲领。他毕生致力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空间环境预报学科创始人,都亨曾与年轻人分享心得时说:“你要主动为航天员服务,为他们着想,心甘情愿地去做事。你是一个配角,你是保障安全的。”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前夕,某国大使馆表示愿意帮助中国测算飞船被空间碎片撞击的风险,选择安全的发射时刻。但都亨强调:“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神舟’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力更生。在这个最后的环节里,我们还是要依靠自己。”
这项工作异常庞大,当时世界公认的数据表明,能对航天器构成致命威胁的太空碎片已有9300多个。整个团队用了三天时间,最终确定了“神舟五号”的发射窗口。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当时已经68岁的都亨没有呆在监控室,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静静地玩了一会“接龙”游戏,以此来消除紧张情绪。
从2000年开始,都亨从大的空间环境领域转向空间碎片研究,做了差不多十年。前五年他担任首席,后五年担任顾问。他表示:“以后就得看年轻人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