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六省开凿运河!为什么中国要大修运河?
来源: 百家号 ┆ 时间: 2025-11-27 18:14:19
(资料图)
8500亿,这是六大省份决定投入的巨大资金,将用于修建内陆运河。这笔钱够修三座三峡大坝,也够建七座港珠澳大桥。在如今不少人认为中国基建已经达到顶尖水平的时候,为何还要大规模修运河?这背后是否藏着推动中国经济版图变革的秘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内陆运河计划是否能破解“东强西弱”的经济失衡这个顽疾?一个看似与大江大河毫无关联的德国运河,或许藏着答案。
围绕修运河,中国网络上的争议掀起一场“口水仗”。一方认为,中国现有的铁路交通已经十分发达,水运已是“夕阳产业”,耗费巨额资金修运河纯属浪费;另一方却直呼“内陆运河才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修运河将颠覆物流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再度腾飞。到底该不该修,这个问题显然没那么简单。但有趣的是,德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板”。如果把基尔运河的运作模式搬到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有些线索似乎正左右这场争论。
要理解运河的意义,德国的经验值得仔细品味。基尔运河连接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欧洲经济的“主动脉”,每年6.5万艘船通过,成为欧洲最繁忙的海运通道。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条跨海的捷径,但其背后却是德国内陆经济的“活血”之举。德国并未止步于沿海港口的繁荣,而是通过修建遍布全国的运河网络,将经济发展推进到内陆城市。慕尼黑的宝马、西门子的总部,都在内陆,因为运河让他们运输成本无比低廉。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内陆经济网络,德国的工业会集中到海港城市,造成其他地区经济凋敝。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很不同:无论是煤炭出口,还是购买进口产品,都要花更多的钱。对中国而言,这难道不是不可忽视的启示?

